俄克拉荷馬州位於美國中部,離太平洋有1000多英里遠。大多數人都認為,這裡不會是“中國熱”的溫床。所以,當中國問題專家彼得·格裏斯今年春天飛抵俄克拉荷馬大學進行工作面試時,他不知道除了牛仔和石油鑽井之外還能有什麼別的發現。
但後來,格裏斯被聘為該校新成立的中美關係研究所的所長。他說:“他們竟然要進行如此大量的中國研究,這個發現實在令我震驚。”這個剛剛成立3個月之久的研究所反映出,中國的崛起正在對美國形成越來越大的影響。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5年以來,中美雙邊貿易額增長了2倍。今年,兩國間貨物總流量達到了3280億美元,是1992年的10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同時也意味著通用汽車等美國公司將在中國獲取豐厚的利潤。
13億中國人同全球經濟接軌也給美國帶來了另外的影響。由於廉價中國商品帶來的競爭,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等地的紡織廠喪失了成千上萬個工作機會。但美國消費者樂於享用中國工廠生產的廉價衣服、玩具和傢具設備等。通過購買大量美國政府債券,中國政府有效地為美國人注重消費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財政支援。
由於認識到中國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不斷增強,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本週赴北京參加新設立的中美兩國政府間第一輪戰略經濟對話。保爾森財長將率領一個罕見的高級別代表團訪問北京,其中包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6名內閣成員。
中國崛起所帶來的金融浪潮早已越過了紐約、華盛頓和洛杉磯等傳統國際都市,開始重塑美國中部人民的生活。芝加哥公立學校的孩子們開始學習普通話;俄亥俄州一個地區性銀行也正在努力跟上商業客戶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明尼蘇達州北部處於困境之中的鐵礦也依靠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而迎來了轉機。
美國人對於中國所有事情的興趣都開始上升,加利福尼亞州聖伯那地諾市和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的貿易代表團紛紛擁向北京,你也可以看到《中國震撼世界》、《中國經驗與中國》等一系列暢銷書擺上貨架。▲(摘自12月12日《今日美國報》,原題:中國在美影響加大,作者大衛·J·林奇,伊文譯)
《環球時報》 ( 2006-12-13 第06版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