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Google與微軟 掀起瀏覽器大戰

數位時代

第  173 期  2008.10.01 出刊

作者:陳怡如

Google搶灘網路諾曼地

戰局底定將近十年的瀏覽器市場,在Google正式加入競爭後,掀起另一波高潮。這場瀏覽器霸主微軟與搜尋引擎霸主Google的對決,雙方各自的盤算為何?兩個巨人霸主的近身搏鬥,即將引發網路產業大地震。

沉寂許久的網路瀏覽器市場,最近獲得高度關注。除了老大哥微軟推出IE8,Google也推出瀏覽器Chrome,正式向微軟的IE下戰帖。

不管是搜尋引擎或是網路廣告,Google與微軟的競爭,從來就不是新鮮事。但存在已久、又是免費使用的瀏覽器市場,雙方近來的對決卻獲得空前關注,因為瀏覽器是使用者與網路接觸的介面,不論是Google或微軟,未來在網路服務與軟體布局,瀏覽器都具備重要戰略地位。瀏覽器是Google與微軟第一次正面對決的戰場,彼此視對方為頭號對手。在Chrome推出一星期前,微軟才剛推出IE8最新測試版,從保護隱私角度出發,允許使用者阻擋Google蒐集上網行為與搜尋紀錄,導致Google無法提供精準的網路廣告,企圖直接斬斷Google的金脈。若以微軟在瀏覽器超過七成的市占率來看,IE8的新改變,對廣告營收占總營收高達九七%的Google來說,勢必要在瀏覽器進行回擊,否則情勢十分不利。

藉由建立自家的瀏覽器,Google可以不用遵照別家公司的標準,就可以擁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網路服務平台,」《華爾街日報》指出Google的核心策略。微軟來自Windows、Office、商業應用等套裝軟體的營收,占整體營收約五成。對Google來說,網路本身就是免費的軟體平台,所以過去這兩年來,Google推出文件、日曆、電子郵件等軟體服務,使用者只要從任何一台能上網的電腦登錄就能使用。Chrome的最大特色在於,使用者不需下載安裝,就可直接在瀏覽器上免費執行應用程式。Chrome的「網路作業系統」特色,直接對著微軟最賺錢的作業系統與套裝軟體而來。

瀏覽器是通往網路大門

Google的最終目標在於建立Google的作業系統,」美國《商業週刊》指出。Chrome的最大特色,便是整合Google自己及其他廠商的網路應用程式。「Chrome並不能讓Google賺大錢,但它卻是傳送使用者到搜尋引擎或其他線上應用程式的媒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師麥克李希(Sheri McLeish)表示,「從微軟手中接管桌上型電腦,這才是Google真正的策略。」未來,Google更將自己的業務重新定義為「搜尋、廣告、應用程式」。

Google的野心在其官方部落格宣示得很清楚:「我們真正需要的,不只是一個瀏覽器,而是一個針對網頁與應用程式的現代化平台。」Google希望在未來使用者一打開電腦,就直接進入Google主宰的網路世界。如今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扮演著整合所有應用程式的關鍵地位,Chrome就好比是連接Google所有服務的「最後一哩」。

對於Google來勢洶洶,微軟IE總經理哈洽莫維奇(Dean Hachamovitch)則顯得信心滿滿,他認為消費者還是會鍾情於IE。但微軟心裡清楚,如果Google想要一個功能更強的瀏覽器,只需加碼投資合作伙伴Mozilla旗下研發的瀏覽器Firefox即可。微軟應思考的,是未來如何創造出更勝於「瀏覽器+應用程式」的使用體驗,才能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繼續買單新的作業系統。

不過,《商業週刊》也認為,Chrome在推出時的功能局限,還無法取代既有的作業系統,「幫助Chrome提升市占率的,並非它的內在技術,而是人們對於Google這塊金字招牌的迷戀。但僅僅依靠品牌,是很難成為真正的Windows或IE殺手。」

不管是搜尋霸主Google或是瀏覽器霸主微軟,短期內都很難消滅對方。如何運用既有的產業地位,去掌握更多網路世界主導權,才是雙方的關鍵考量,這也讓Google與微軟的對決,未來將有更多迂迴轉折的策略與故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