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再評新浪與Google合作:性格決定命運

導 讀
  曹國偉時代的新浪更像是一個“守成者”。和汪延時代不同,曹國偉時代的新浪更加專注於新聞這一主業。這也是由領導者的性格和職業經理人的特性所決定的。

  日前,新浪、搜狐等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相繼發佈了2007財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契機,可以重新審視一下這些公司在上之前的決策--比如說,新浪與Google合作。


新浪2007 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主要由搜索和其它付費業務構成的其它非廣告營收為16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0%,較上季度增長了27%。據新浪的解釋,其它 非廣告營收較上季度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搜索業務營收的增長,其中一小部分增幅與新浪和谷歌的合作有關。雖然新浪和谷歌合作的效益並沒有完全在本季度體現出 來,但正如資深評論家呂伯望所說,“新浪與Google的這次合作,可以避免更進一步的資源浪費”。這對於新浪財報的改善不無裨益。與之相對應的是,堅持 自主研發搜索引擎的搜狐,2007年第二季度在搜索領域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財報顯示,搜狐該季度付費搜索廣告營業收入為170萬美元,環比下降了 16%,同比下降了50%。

  一個季度的財報表現自然不能說明兩家公司孰優孰劣。但是,兩家公司在同一領域不同的決策和不同的境遇卻可以讓我們窺視出兩家公司不同的性格。

  曹國偉時代的新浪更像是一個“守成者”。和汪延時代不同,曹國偉時代的新浪更加專注於新聞這一主業。這也是由領導者的性格和職業經理人的特性所決定的。

   “理性且喜歡用數字說話的人”,段永基是這樣評價這位新浪的現任CEO的。對,“理性”--這正是曹國偉和他激情四溢的前任最大的不同點。正是因為理 性,他可以在面對盛大的收購時,及時拿出一份“毒丸”計劃;也正是因為理性,他在進退之間更多了一份慎重。CFO出身的他明白,專注於主業是確保新浪財報 讓投資人滿意的最有效途徑。所以,在曹國偉時代,也許我們永遠也看不到新浪在B2C、網游等領域的四處出擊,我們看到的也許隻是新浪對於廣告業務的深耕。

  新浪與Google的 合作就是這種守成者性格的產物。與Google的合作不僅讓新浪從希望渺茫的搜索領域抽身而出,也讓新浪的廣告業務穫得了新的生機。正如金錯刀分析的那 樣,Google可以幫助新浪實現“精準營銷”--而這正是潮流所推崇的,也是新浪所缺乏的。正是因為精準營銷的缺失,新浪面對中小廣告用戶的時候往往力 不從心。而新浪的這一缺陷也許是致命的--因為它幾乎已經把品牌廣告做到了極致。據悉,2005年,新浪來自中國內地的廣告數量是790個,僅比2004 年增加30個,可見其廣告位的捉襟見肘。摩根士丹利認為,新浪在其主頁和主要頻道上,基本上已用盡了廣告存量。而新浪已經不可能在大幅提高廣告位的價格 了,因為它現在的標價已經是國內所有門戶中最高的了。

  換言之,如果新浪要繼續保持廣告業務的高速增長,必然要轉型“精準營銷”。但新浪又不願意在搜索領域繼續冒險,所以必然要藉助Google之力。這也是新浪守成者的性格使然。

   但是,世界上沒有一種性格是完美的。新浪守成者的性格讓它規避眼前風險的同時,也失去了未來的機會。與Google合作之後,曾經耗時一年研發的愛問將 轉型成為垂直搜索引擎。但是轉型後的愛問能迎來生機嗎?奇虎等主攻博客搜索的專業垂直搜索引擎早已在磨刀霍霍;Google、百度等巨頭也早有進軍垂直搜 索之意。未來等待愛問的很可能是又一場挫敗。而一旦愛問失敗之後,新浪的多元化嘗試很可能將徹底終結。

  反觀搜狐,它未來還有網游、還有搜索。雖然搜狐今天可能需要為在這些領域的嘗試支付一些學費,但是如果一旦成功的話,其發展的潛力恐非新浪可以相比。因為新浪的“極致”不過是互聯網上的傳媒大亨,而搜狐的“野心”卻並不侷限於傳媒領域。

  綜上所述,守成者的性格讓新浪最終選擇了Google,淡化了愛問。財報證明,新浪的守成之舉為它贏得了現在。但是,過分保守的守成心態也可能會讓它輸掉未來更大的蛋糕。性格決定命運,信有斯哉!

沒有留言: